close

教學評鑑

 

    在台灣教書時,學校會在期末實行教學評鑑。教學評鑑分成許多選項,每一個選項會問學生滿意程度為何?另外評鑑上也有開放式問題,請學生給該老師提出自己的意見。而老師拿到的評鑑結果則包括已經簡化為數字的各選項得分,以及每一項的加總得分,並附上其他教師的平均得分,表示該老師跟其他教師間的得分差異,另外再補充學生提出的個人意見。記得某次得到一個學生的評語是:「除了第八項以外,這位老師都有需要加強的部分。」我找了找,第八項究竟為何?結果是:「老師是否準時上下課?」哎,欲哭無淚。這些評鑑都採不記名方式,當時評鑑做完以後,每位老師在辦公室都忍不住抱怨起來,「有人說作業太多,有人說作業不夠,我要怎麼做才好?」「這個給我最低分的學生到底是誰?」通常在評鑑結果公布過後,辦公室的士氣會低迷一陣子。

 

    美國的大學在每學期期末也實行教學評鑑,實行評鑑的過程中是非常保密的,老師將評鑑問卷發下後,在黑板上寫下該科目的號碼以及老師姓名後就得走出教室,由學生將評鑑收集好送回系辦公室。如此可以確保學生是在沒有外力的壓迫下寫出自己的意見。教師所得到的評鑑結果不僅包含該課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在評鑑上也列出該系所的平均分數,以及學校所開設的各個課程的平均分數。於是當你拿到評鑑結果,你的分數會與其他同系教師、甚至是同校教師做比較。同樣也有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寫入自己對該課程以及對該任課教師的意見。但這樣的評鑑對於幫助教師改善上課內容,以及瞭解學生意見沒有幫助,因為評鑑結果公布時,課程也早已結束了。麻州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Mary Deane著作〈Creating the Future of Faculty Development〉中提到:「目前(美國)所做的評鑑還是停留在對學校做評鑑的階段,強調學校對外的責任,或是審核學校裡學院、系所,而不是利用評鑑來幫助老師在個人教學上或是學生在學習成效上的改善。這種現象正在慢慢的改變中。比方說現在已有一些實用的手冊幫助教師們瞭解他們教室裡學生學習的過程,並且如何評量他們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這些手冊教導老師如何在課堂裡做這種評量,如何收集資料……。」

 

    因此,在麻州大學還有另外一種評鑑名為『期中教學評量(Mid-term assessment)』便是希望以評鑑的方式讓學生對教師做一次意見抒發,進而達到該課程在教學上的改善,而非總是到期末才讓老師面對學生的意見。學校的教師發展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在接到教師的申請後,中心會有一位專業評鑑人員與該教師聯絡,與教師協調好一個日期,在上課前到該教師的課堂上準備,等到教師告訴學生將會利用該課程的二十分鐘來做期中教學評量,做完便繼續上課,接著就將時間交給評鑑人員。評鑑人員會依該班學生人數分組,每一組會有一份問卷,該問卷有四項題目,小組成員有一人幫忙記錄所有成員的意見。問卷題目為:1.你最喜歡這堂課/這位老師的什麼部分?2.你會給教授這門課的老師什麼樣的建議,讓這門課變得更好?另外授課老師可以和評鑑人員討論是否要增加其他題目。題目的用意在於讓學生可以用小組方式來交換心得,並且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喜歡這堂課的哪些部分)來探討這堂課,取代批評的方式,如此一來學生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並且給出建議。

 

    我在開始教書的第二個學期嘗試這樣的評鑑方式,效果非常好,因為我得到的資訊是學生最直接的反應,我從評鑑中得知了幾個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我自己在備課時沒有注意到的方面。第一,學生希望能增加更多互動,因為一個班級超過二十位學生,增加互動才能夠讓練習機會增加;第二是學生希望多以課本練習句子為本,減少課外補充的句子;第三是學生希望能增加在課外練習中文的機會。也因為這些意見,讓我在美國的教學過程能夠更加順利,而上述第三點,也讓系裡後來開始舉行文化遊戲日以及到紐約中國城的校外教學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rningChin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