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年九月,我正式到了美國麻州大學教中文。很多人好奇,美國人也學中文嗎?事實上,學中文的人還真不少。在美國,college 或是 university都是我們漢語概念中的"大學"。美國的大學分成所謂的一般大學(University)以及學院(College),一般大學規模較大,有大學、研究所、博士班課程,系所的類別也多;而學院(college)的主體為大學部,系所類別沒有大學那麼多,但學院提供非常專精的課程,歷史悠久的私立貴族學院比哈佛還難進。目前許多美國大學都開設了東亞研究(Asian studies),中文系就包含在其中。學生們不僅要學習漢語課程,系裡另外還會開設中文語言學、聲韻學等等課程。在學院中則開設第二外語課程,可修中文為輔系,學生修中文語言為主,不需要修專業中文課,也有其他供選修的中文文化課(例如古詩、中國文化、歷史、政治)則多以英文上課。

 

麻州大學的語言課程分成幾種:

1.一年級:

(1)初級密集課(六學分),在一、三、五上會話練習(discussion),二、四上大班課(lecture),目前許多美國大學都是這樣排課。以麻州大學為例,在2008年大班課開了上午、下午兩班,一個班的人數上限是三十人,小班開設三班,一班上限20人。由於修課人數一年一年增加,在2010年大班課人數為40人,2011年到45人。大班課一般都讓有經驗的講師來上課,小班讓TA(teaching assistant)來上課,TA是我們學校的中文研究所學生。

(2)初級非密集課(三學分,上、下兩學期),其他大學少有這種課程,目前我所知只有我們學校有這種班,而這類型課程多由來自台灣的交換計畫老師來上課。這一班為一、三、五上課的課程,只有discussion課程,而沒有lecture課程。開設這種班的主要目的是讓一些對中文有興趣,卻擔心沒有時間、課程太難等等理由的學生們認識漢語的一個班。

(3)初級密集進修閱讀課(六學分),在美國有許多華裔背景學生(heritage students),這些學生一般口語能力優於閱讀寫作能力,因此這一般是我們學校特別為華裔背景學生所開設課程。但由於選課人數逐年下降,因此目前將教學方針改為注重聽說讀寫四種能力,而不偏重閱讀,也接受已學過漢語的美國學生選課。

*題外話:美國大學生的修課壓力很大,三學分的課都會分散在一週三天(一、三、五,各五十分鐘),或者一週兩天(二、四,各七十五分鐘)。因此上課時間很緊湊,課後的功課跟老師要求的預習複習的練習也很多,所以一般來說,每一門課的壓力都很重,學生一學期修15~18學分為正常。

2.一年級初中級密集課(六學分)。修完初級密集班、或初級非密集上、下兩學期、或者初級密集進修閱讀三門課的學生可以修這門課。其他已在其他單位學過漢語的學生可以接受考試,通過考試可直接上這門課,不用先修完初級課。同樣是二四大班課,一三五小班口語課。

3.二年級:中級密集課(六學分)。修完初中級密集課,即可修這門課。

4.三年級:現代漢語(三學分)。修完中級課,或者接受考試通過的學生可以修習這門課。

5.四年級:現代中國文學選讀(三學分)

 

與台灣異同:

1.上課時數:過去在台灣一門課為每週上課,一天100分鐘,中間十分鐘下課,聽起來比在美國一門課一天五十分鐘要累得多。所以我剛到美國時,一聽到我教兩個班,一週上三天課,一天一門上五十分鐘,一週教課總時數五小時,我真是覺得開心得飛上天。(由於當時麻州大學招聘的是half lecture,因此一週只需要上五小時課;若是全職fulltime lecture,一週上課十小時)但是其實在台灣語言中心的小班課人數通常會在十五人以下,跟美國動輒二十、三十的人數不同,因此備課量不比在台灣一門兩小時少,而且要專注每個學生的反應,給予學生個別回應。再說,改三十人的功課真會讓人想撞牆。剛到美國時,我得負責兩個初級非密集班,一班二十個人的功課,我得靜下心來,拿出毅力和耐力,努力改改改改,不改完不停手,否則很容易就積累更多的功課。

2.學期時間:在美國的漢語課程就是大學正規課程,得跟著學校行事曆規劃,因此就有正常的寒暑假。若簽約時間為是九個月,則寒假仍有薪資,但暑假沒有;若簽十二個月的約,學校就會給寒假和暑假的薪資。

.........其他部分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rningChin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