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10大求生術 讓過期新鮮人反敗為勝

---遠見雜誌  日期:2008-04-06 記者:作者∣彭杏珠 

一畢業就失業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到處都有找不到工作的社會新鮮人。
面對殘忍可怕的職場,年輕人該怎麼辦?
專家認為,除了依照以下10步驟調整心態,多累積打工與社團經驗也能為你的履歷加分。


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的調查結果可以知道,台灣企業老闆不想雇用社會新鮮人的比率越來越高,從2006年的21.54%增加到38.72%。主要原因是認為新鮮人經驗不夠、專業能力不足還有不能忍耐壓力。


年輕人要學學下面的十個方法:

1.先確定自己想要什麼
許多人進入職場後,才發現自己選擇的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愛的,開始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應付工作,結果得不償失。
最好先列出自己十個最愛的工作,再回頭看看自己是否擁有這些工作所需的技能,如果條件不足,趕緊補強、考證照,或選擇另外的工作。

2.掌握就業市場趨勢
求職者必須收集資訊,了解市場需要、產業發展狀況。

3.真誠面對自己的個人貢獻度
年輕人往往只思考「公司可以給我什麼?」,常常忘了「我可以帶給公司什麼?」其實後者才是雇主徵才時考慮的重點,如果想不出任何貢獻,要努力增加實力。


4.懂得行銷自我
專業知識不等於專業能力,行銷更甚於專業能力。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年輕人絕對不能等面試者來找到自己的優點。是否被錄用,就在關鍵幾秒間。「你必須懂得行銷,讓面試者很快知道你的潛力及優點,『說服』他給你一個機會,」


5.淡化競爭劣勢
展現優勢固然重要,更要針對個人缺點,預先準備說詞,巧妙地轉移焦點,避免落入面試窘境。但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在尋找工作之餘,把握時間,安排進修課程,提升競爭力。


6.展現被信賴的獨立個體
企業主不肯聘用新鮮人的第三大主因就是年輕人抗壓性低,所以新鮮人在面試時,要表現出獨立自主、主動學習的一面,千萬不要由父母、親友陪同面試,要讓面試者確信,你遇到困境時,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7.得體合宜的裝扮
「外表穿著」是錄用與否的重要因素,若無法取得面試者好感,錄取率幾乎是零。什麼叫「得體」,因公司而異,求職者最好事先收集相關資訊及面試者喜好,如果無法得知,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整齊大方的素色套裝。


8.守分際,不踰矩
年輕人活力四射、不拘小節,常常做出沒有禮節的事,例如忘記關手機,面試過程中,還接電話;坐姿不雅、蹺腿、抖腳;沒有敲門就進辦公室等,會讓面試者留下壞印象。


9.把握每一次機會
年輕人常大量投遞履歷,當有面試機會上門時,只憑網路相關資訊,就認定這份工作不適合,或認為企業規模不大而拒絕面試,有可能錯失一展長才的機會。實際面試才能瞭解工作內容及公司潛力,規模大小不是重點,適不適合才重要。


10.參考前輩建言
進入職場是人生關鍵時刻,若有前輩指引,必能少走冤枉路。新鮮人可問問已踏入你理想職缺或產業的前輩意見,進一步了解產業現況與工作內容,也能學到職場上處理事情的技巧。


除了這十個以外,最好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培養工作時需要的技能,主動尋找工讀、實習機會,累積資歷與經驗,有助於往後的求職。


找工作前最好先把興趣放一邊,總不能喜歡游泳,就一定要當游泳教練吧!學著喜歡自己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rningChine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